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
2018-08-11 来自: 惠州市崔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816
结构构件的尺寸,直接关系到构件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正确度量构件尺寸,可为结构验算提供资料。
对于缺乏设计图纸的旧建筑,几何量的测量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工作量最大的。即使对于保留有设计图纸的危险房屋,由于施工的误差或者是有意的偷工减料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几何测量。此外对裂缝、基础沉降、房屋倾斜几何量的检测也是重要的检测内容。
1.建筑结构的测绘
对于设计图纸已丢失或不全的建筑,应将主要的结构图进行测绘,其内容有:柱网的轴线尺寸、主要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梁柱的截面、墙体的厚度、板的厚度)、各层建筑的标高。
几何量的检测应采用钢尺,有的构件虽然不是承重构件,但作为结构上的载荷也应仔细测量并记录。
对一些与承载能力有关的隐蔽工程,如钢筋的间距数量和直径都应凿除混凝土表面仔细测量,必要时还应取样以检测其强度,对于基础应开挖以后,测量基础的大小、埋置深度,并评价地基的力学性能,必要时应进行勘探。
测量完成以后及时绘制实测图,绘图时发现有未测量的数据应及时补测。
2.裂缝检测
裂缝的检测包括裂缝出现的部位(分布)、裂缝的走向、裂缝的长度和宽度。观察裂缝分布和走向,并绘制裂缝分布图。为便于研究分析,裂缝图应根据构件逐一绘制展开图,即将梁的侧面、底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来绘制,柱子则将四个面展开,并在图上标明方位,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可在构件有裂缝的表面画上方格,方格尺寸依据构件的大小以200~500mm为宜,在裂缝的一侧用毛笔或粉笔沿裂缝画线,然后依据同样的位置翻样到记录纸上,必要时可以拍照和摄像。
裂缝宽度用10~20倍裂缝读数放大镜读取,裂缝长度可用钢尺测量,裂缝深度可以用极薄的钢片插入裂缝,粗略地量测。判断裂缝是否发展可以用粘贴石音法,将厚10mm左右、宽约50~80mm的石膏饼牢固地粘贴在裂缝处,观察石膏是否裂开;也可以在裂缝的两侧粘贴纸条,并在纸条上注明粘贴时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纸条是否撕裂。
对建筑结构有危害的裂缝主要有:受力裂缝、温度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这些裂缝属于观测的对象,对于粉刷层的龟裂引起的裂缝则不属观测对象,以免鱼目混珠。
3.结构变形检测
结构变形有许多类型,对水平构件如:梁、板、屋架会产生挠度,对屋架及墙柱等竖向构件会产生倾斜或侧移。
此外,地基基础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以及引起建筑物倾斜等。
测量跨度较大的梁、屋架的挠度时,可用拉铁丝的简单方法,也可选取基准点用水准仪量测。测量楼板挠度时应扣除梁的挠度。
屋架的倾斜变位测量,一般在屋架中部拉杆处,从上弦固定吊锤到下弦处,铅垂线到相应下弦的水平距离即为屋架的倾斜值,并记录倾斜方向。
基础不均匀沉降可根据建筑物水准点进行观测,观测点宜设置在建筑物四周角点,中点或转角处、沉降缝的两侧,一般沿建筑物周边每隔10~20m设置一点,用经纬仪、水准仪测量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形。对于未埋设沉降观测点的建筑,不均匀沉降是无法测出的,这时可根据墙体是否出现沉降裂缝来判断地基是否发生了不均匀沉降,一般来说,当底层出现45°方向的斜裂缝时,地基发生了盆式沉降(中间下沉多);当墙面的裂缝发生于顶层时则是端部的沉降多。
测量建筑物的倾斜量时,首先在建筑物垂直方向设置上下两点或上、中、下三点作为观察点,观测时在离建筑物距离大于其高度的地方放置经纬仪,以下观测点为基准,测量其他点的水平位移。倾斜观测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